舆情分析就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针对这个问题的舆情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得到相关结论的过程。由于这类舆情有其特定的主体,而这些主体又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将会影响主体的正常运转。因此,这类网络舆情分析大体侧重于一些亟须解决的焦点问题,且样本的选择比较复杂,要综合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以及系统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有关的舆情分析案例。
舆情分析案例——舆情分析案例介绍
2018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消息确认,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8月3日15时,疫点内913头生猪已经全部扑杀和完成无害化处理,消毒工作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相关舆情量在8月3日达到顶峰。
“沈阳出现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相关舆情声量于8月3日达到顶峰,主要是由于一系列有关疫情的重磅消息都于8月3日公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发布非洲猪瘟Ⅱ级疫情预警、疫点内913头生猪已经全部扑杀和无害化,这一连串的权威消息引发网民关注。此外,@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辽沈晚报等媒体官微也纷纷于8月3日发布有关“沈阳出现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消息,引发大量网民转发评论,助推了相关舆情的发酵。之后,随着各项扑疫工作进展顺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舆情声量逐渐下降。
有关“沈阳出现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的舆情信息中,传播量位居首位的平台为微博。“沈阳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消息曝光后,@人民日报、@新京报、@财经网等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官微及@沈阳最头条、@小逗比神吐槽、@大连突发等微博大V对这一消息进行了传播,引发大量网民转评。
“果壳网”“央视新闻”“哈尔滨新闻综合网”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告知网民市场上猪肉可放心食用及科普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等有关的文章,引起舆论关注。其中,微信公众号“果壳网”发布的《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爆发,市场上的猪肉还能吃吗?》,微信公众号“新北方”发布的《非洲猪瘟控制得咋样了?猪肉还能放心吃吗?权威解答来了》,微信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发布的《惊!“非洲猪瘟”爆发!谨记3点,宝宝安心吃肉!》等文章,均获得了10W+的阅读量。
新闻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对该事件进行关注报道并在新闻网站平台发布,对事件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舆情注意事项有哪些?
舆情事件分期与类型界定
对舆情的分析要明确事件或话题本身所处的阶段,一般分为引发期、酝酿期、发生期、发展期、高潮期、处理期、平息期和反馈期等不同阶段。其次,应该在分析某一舆情热点之前对其进行科学的类型界定。热点事件一般主要分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公权力形象、司法事件、经济民生事件、社会思潮、境外涉华突发事件等。
舆情分析基本框架
针对舆情的影响力、民众利益的关切度和对公共部门形象的破坏程度,舆情分析的观点参数设置与数据分析框架应注意反映如下情况:事件发展概况与脉络,民众的主要观点与情绪是什么,民众处于认知、态度表达还是处于行动阶段;引起民众从认知到社会运动、甚至社会骚乱的程度;组织化程度与有无行动计划性;慎用政治化解读,分析有无明确的利益诉求;有没有对现存社会体制构成巨大冲击;被反华势力支持或利用的可能性有多大;行动的对象目标明确与否,其具体指向是哪些部门甚至现存体制等;舆情分析研究人员要成为“非参与性的观察者”,而要防止成为“非观察性的参与者”,既要保持中立,又要敏锐。
有关舆情分析案例今天就介绍这么多了,在某个事件发生后,广大群众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随后而来的便是纷纷如雨下的评论,或支持或反对、或理性或感性、或热情参与或冷眼旁观。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与之有关的信息,欢迎关注我们文军营销网的官网。